【主客易位,人民上場】
打開電視,除了柯P與連公子兩人的口水新聞外,我們似乎忘了這是一場關於6位直轄市長、16位縣市長、198位鄉鎮市長、6位山地原住民區長、375位直轄市議員、532位縣市議員、2,096位鄉鎮市民代表、50位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、7,851位村里長總計11,130位地方公職的總普選。這將是一場決定全台灣地方政治權力分配,並進而影響2016中央政治的大選,但除了柯文哲與連勝文兩位台北市長候選人外,其他19,760位候選人的政見有人關心嗎?當媒體集中報導台北市長選舉的同時,我們似乎忘了其他21縣市的2071萬人,應該「也是」這個國家的主人。而柯文哲與連勝文的選舉攻防,又有多少是與台北市政有關?
民主國家的選舉,應該具有政策辯論與形成多數意見的功能,而民主化的過程中,反對黨更應該扮演標舉進步價值,推進政治社會改革的角色。回顧過去歷史,國會全面改選、直轄市長民選、總統直選、退休年金的推動都是「黨外」與反對黨曾經高舉的政見,但曾幾何時,候選人的包裝成了選舉的重點,主要政黨喪失了政見議題設定的功能,選舉剩下綁樁、潑糞與形象包裝。
我們要翻轉這樣的選舉文化,我們要翻轉候選人與選民的權力關係,當政黨失能,當候選人不就關鍵議題提出政見,當人民喪失了經由選舉決定公共政策的權力時,那就主客「再」易位,換人民上場!
【三大議題,挑戰2014候選人】
我們是一群積極參與318運動的青年學生與公民團體幹部,410之後,我們在各自組織的崗位與方向上繼續為改變這個社會而努力,我們共同體認到我們無法迴避面對政治體制。這次地方選舉,也有許多青年懷抱理想投入,我們要對這樣的熱誠表達敬佩與支持。然而,如前所述,台灣的選舉喪失議題設定與帶動社會進步的功能已久,我們決定發起一個「不以政黨、候選人為主體」的選舉運動,提出當前地方政治不得不面對的關鍵課題,與政黨、候選人公開對話,進而舉行地方座談,希望能帶動社會討論,逐步翻轉台灣的選舉文化。我們認為,台灣當前地方政治面臨的三項關鍵問題是:
- 如何解決區域資源不均衡,所造成的三等國民現象(台北市、其他五都、六都以外十六縣市),廢縣,讓六都以外所有縣市單獨升格或合併升格,比照直轄市,是否是可行的方案。
- 如何擺脫家族政治、地方派系對選舉的壟斷,地方議會設置政黨比例代表,開放地方政黨,是否是可行的方案。
- 如何落實地方議會與地方政府的透明化並推動參與式民主。
【基本思考與後續運動】
- 一、拒絕成為三等國民:
- 蔡啟塔:花東合併改制為「花東郡」。花東兩縣現有預算加起來約三百多億,以「郡」為中心規劃,預算可倍增,有別於西部地區的快速開發,營造「慢活」、「閒逸」、「社福」的樂園境界,保住台灣最後一塊淨土。
- 劉櫂豪:改善醫療資源,讓台東人跟台北人活一樣久。台東人平均壽命74.24歲,比台北市人82.42歲少活8.18歲;台東死亡率10.15/每千人,台北市僅6.07/每千人,也相差將近一半,這些均因醫療資源不足造成。
- 二、擺脫家族派系對選舉的壟斷:
- 三、決策透明化與參與式民主:
(1)反對編列,
(2)拒絕動支,
(3)如何與選區居民公開討論後決定用途。
2014年選舉僅剩兩個月,這些議題卻不應該在地方選舉後便停止討論,因此,翻轉選舉運動將持續把這些議題討論帶入2016年大選,並期待累積更多能量,透過更多種參與方式,翻轉選舉文化,翻轉候選人與選民的權力關係。我們將在下週公布運動的第一份政見說帖。
王榮璋(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)
吳崢(學生)
呂忠津(台灣教授協會會長)
李宣毅(律師)
林大涵(青年創業者)
林飛帆(學生)
林敏聰(守護民主平台會長)
邱顯智(律師)
侯百謙(學生)
洪敬舒(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)
胡永芬(獨立策展人)
孫友聯(勞工陣線秘書長)
徐偉群(守護民主平台理事)
高涌誠(律師)
張宏林(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0
張烽益(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)
陳俊宏(守護民主平台理事)
陳冠宇(民主陣線執行秘書)
曾威凱(律師)
曾柏瑜(學生)
黃宋儒(青年上班族)
黃怡翎(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)
楊書瑋(勞工陣線執行秘書)
葉大華(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)
劉繼蔚(律師)
滕西華(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)
蔡中岳(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)
賴中強(「兩岸協議」監督聯盟召集人)
賴品妤(學生)
謝昇佑(青年創業者)
簡年佑(學生)
嚴婉玲(民主陣線執行秘書)
【持續耕耘】
這幾個議題是目前我們希望在2014年的選舉丟出來的議題,透過質問縣市長候選人、揭露縣市議員候選人背景、與候選人互相激盪的方式,希望能帶給選舉一些不同的討論方向。我們也希望能挑幾個地方,到當地去辦座談,與候選人和選民共同討論當地政治的結構與問題,讓選民提出解決方案,由候選人選擇是否承接民意,再讓民意選擇候選人。讓地方選舉不僅僅是跑紅白場,到市場握手拜票,而是讓選民發現,認同候選人的政策將比認得候選人的臉孔更重要。2014年選舉僅剩兩個月,這些議題卻不應該在地方選舉後便停止討論,因此,翻轉選舉運動將持續把這些議題討論帶入2016年大選,並期待累積更多能量,透過更多種參與方式,翻轉選舉文化,翻轉候選人與選民的權力關係。我們將在下週公布運動的第一份政見說帖。
【發起人】
(依姓氏筆畫排序)王榮璋(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)
吳崢(學生)
呂忠津(台灣教授協會會長)
李宣毅(律師)
林大涵(青年創業者)
林飛帆(學生)
林敏聰(守護民主平台會長)
邱顯智(律師)
侯百謙(學生)
洪敬舒(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)
胡永芬(獨立策展人)
孫友聯(勞工陣線秘書長)
徐偉群(守護民主平台理事)
高涌誠(律師)
張宏林(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0
張烽益(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)
陳俊宏(守護民主平台理事)
陳冠宇(民主陣線執行秘書)
曾威凱(律師)
曾柏瑜(學生)
黃宋儒(青年上班族)
黃怡翎(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)
楊書瑋(勞工陣線執行秘書)
葉大華(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)
劉繼蔚(律師)
滕西華(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)
蔡中岳(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)
賴中強(「兩岸協議」監督聯盟召集人)
賴品妤(學生)
謝昇佑(青年創業者)
簡年佑(學生)
嚴婉玲(民主陣線執行秘書)